近日,医院胸外科采取术前放置微弹簧圈定位技术成功为15位肺结节病人实施了胸腔镜切除手术,标志着医院在早期肺癌的诊治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胸外科费秀渠主任介绍,以往对于一些直径小、质地柔软、距离脏层胸膜较远的肺部磨玻璃结节,在没有术前定位的情况下,只能根据术前CT判断大致的解剖位置,伸入手指及应用胸腔镜器械进行探查,术中准确定位率低,误诊率高,少数病灶即使开胸手术中也无法找到。术前弹簧圈定位技术,就是术前在CT引导下将弹簧圈放置于磨玻璃结节处,这种弹簧圈不易脱位,便于术中准确定位,提高手术效果。在医院手术室,费秀渠主任为46岁的早期肺癌患者郭女士在CT引导下经胸壁完成微弹簧圈的标记,并成功为郭女士实施腹腔镜切除手术,取得了满意的效果。费秀渠主任指出,术前弹簧圈定位技术是国际先进的肺内微小病变的定位方法,具有安全性、有效性和可重复性。安全性是指操作时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,并发症少,并且操作时不通过肿瘤,可避免医源性的肿瘤种植播散。有效性是指穿刺标记准确率高,稳定性好,能够及时完成标定病变肿物位置和切除范围。可重复性是指该技术具有易于操作及可重复的特点,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。该技术克服了小结节病变术前定位困难,术中寻找病变困难,术后病理标本寻找困难的难题。而且通过胸腔镜(VATS)手术,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,利于患者术后恢复,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,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。在胶东地区尚属率先开展的新技术。新闻链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今年成立。中心成立后,医院建立了肺结节-肺癌诊治体系,采用领先的基于物联网医学技术的“3+2”式肺结节鉴别诊断法,对肺内的可疑小结节作出全面评估,解决目前肺癌早期诊断困难的问题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“百”家医院作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。在这百个分中心培养“千”名肺结节诊治名医;每年诊治十“万”名以上早期(原位癌和Ia期)肺癌。每年可以使十万患者中90%生存十年以上,为患者和国家节省百亿医疗费用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、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指出,“这样就改变原先‘守株待兔’式的肺癌诊疗模式,实现了关口前移,由单一的筛查肺癌变为筛查‘肺癌的爸爸’——肺结节,因为会有10%的肺结节可能转化为肺癌,这样就做到了早诊断、早治疗。”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的危害